嶄新的外墻立面
美觀的外置電梯
干凈的樓道
……
江津區老舊小區改造
給“老”居民帶來“新”生活
今年59歲的龔喜健已經在幾江街道武城社區農資公司家屬院居住了十多年。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親歷者之一,小區的變化讓龔喜健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
“改造后居住環境更美觀了
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就像建了個新小區一樣
我們也像搬進了一個新家
過上了新生活,非常滿意!”
農資公司家屬院始建于20世紀70、80年代,共有集資樓4幢,建筑面積6796㎡。歷經數十年風吹雨打,存在線路凌亂老化、外墻立面風化嚴重等老舊失修問題,難以滿足居民需求,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為徹底改變其破、舊、危、亂的狀況,給居民群眾一個安全、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區住房城鄉建委牽頭組織幾江街道辦事處對該小區進行了改造,于今年9月正式開工,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外墻和樓梯間翻新、屋頂防水、水管改造、窗戶更換、防盜網和雨棚安裝等。
通過改造,該老舊小區實現了環境改善、功能提升、“顏值”煥新的目標,惠及住戶82戶、居民258人。
這不是個例,越來越多的江津居民,享受著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紅利。
2022年以來,我區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上持續發力,以“把居民需求變成改造要求”為抓手,精準對接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既蝶變“面子”又提質“里子”。
2022年,我區申報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小區33個,樓棟226棟,居民8300戶,建筑面積62.35萬㎡。目前已爭取到中央財政專項資金2671萬元。其中,重點民生實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7個老舊小區、53棟樓、建筑面積15.65萬㎡,惠及1836戶居民,投資600萬元,目前已全部完工。
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坦言,為真正變政府要改為群眾想改,各有關部門協同街道、社區多次開展摸底調查,“點菜”環節根據居民意愿征集情況,優先改造居民需求性更高的項目,后續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和居民實際需求,更新“菜單”。
同時,為改造后的小區量身制定物業管理方式,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真正“改”出幸福感,“造”出滿意度。
▲改造后的鼎山街道長風社區煥然一新 記者 陳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