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江津要聞
- 江津要聞
-
發布會|創文讓江津更宜居
12月29日,由江津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指揮部辦公室,江津區委宣傳部、江津區政府新聞辦主辦的“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江津區“創文讓江津更宜居”發布活動,在行政中心1426會議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現場(點上圖看直播)
楊永芳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指揮部指揮長稅國敏 幾江街道通泰門社區黨委書記

▲楊永芳介紹相關情況
全國文明城區是全國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有價值的城市品牌。江津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從2017年12月底啟動,2021年1月成功入圍第七屆(2021年-2023年)全國文明城區提名城區,今年是三年創建周期的第二年。今年重慶兩會期間,區委書記李應蘭在接受市級主流媒體采訪時指出,未來五年,江津將把宜居性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江津的夢想,就是要讓人們夸贊“江津是一個宜居的地方”。江津區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江津推動宜居城市建設,率先實現與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的重要載體,納入全區“十四五”規劃進行安排部署。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圍繞群眾需求,聚焦深化文明創建、拓展文明實踐、做優志愿服務、關愛未成年人等方面,持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培養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質,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一)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組織保障。江津區成立了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區委專職副書記任牽頭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指揮部,統籌推進各項文明創建工作。建立分級負責的督辦機制,形成“包片、包項、包場、包點”全覆蓋的工作格局。今年以來,18名區領導一線辦公65次,通過“專題會議+綜合行動”方式,解決23個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區創文辦7個工作小組對接重點創建任務和聯系鎮(街道)、部門創建工作機制,通過指導、督查、通報等方式推進問題整改,有效解決通泰門便民市場、三五三九社區等500余個重難點問題。(二)聚焦重點難點,確保落實落細。針對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我們通過“十大攻堅行動”,按照“每日跟進、每周調度、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全面落實、全項達標加快實施民生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今年以來,捆綁弱電線纜、清理廢棄線纜650余公里,改造提升200余條背街小巷、800余個老舊小區,啟用“垃圾清運智慧系統”15000余處。設置無障礙停車位420個,新增限時長停車位1800個。升級改造農貿市場25個、大型商場5個、大型超市12個。投入1000余萬元安裝道路隔離欄、紅綠燈,機動車禮讓行人、人車各行其道等文明通行的守法率提升45%,城市功能持續優化,交通環境不斷改善。新改建城市綠地72.85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至51.8%,長江岸線整治成果得到長效鞏固,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三)弘揚文明新風,推動創建長效。我們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價值引領貫穿文明創建全過程。建好用好“江津文明網”及“文明江津”公眾號,依托區級媒體開設“文明江津”專題專欄,全媒體、常態化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新鄉賢、“五老”等加入鄉土微宣講隊伍,開展各行業先進典型推選活動,大力營造關愛先進典型社會氛圍,今年我區1人入選“中國好人”榜,3人獲評“重慶好人”。以22個全國文明村鎮、市級文明村鎮為抓手,推進城鄉環境面貌改善,培育城鄉社會文明新風。引導各鎮持續開展“清潔戶”“文明戶”“美麗庭院”等推選活動,推選清潔戶1750余戶、文明戶300余戶、美麗庭院251戶,群眾滿意率達93.3%,持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江津藍 記者 袁孝椿 攝
(一)筑牢思想理論根基,全面推進陣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是吸引群眾、服務群眾、教育群眾、凝聚群眾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江津區規范化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30個、實踐站301個,在群眾相對集中的自然村落、廣場院壩、工業園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大院、景區景點等設立了2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全區構建起“1+30+301+N”的工作體系,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全覆蓋。建立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區領導掛點聯系制度、聯席會議制度、文明單位結對共建制度,實現中心、所、站三級貫通,組建60余志愿服務小分隊,376余支志愿服務小隊,有效發揮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協調、指揮調度,文明實踐所承上啟下、輻射帶動,文明實踐站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二)豐富文明實踐功能,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創新開展暖心服務活動;聚焦提升文明素養,持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聚焦文明示范引領,廣泛開展文明評比活動。我們緊貼重點任務、群眾需求,向基層所(站)派送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法律援助、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次,全區村(社區)達到全覆蓋。探索完善文明實踐積分管理辦法,鼎山、雙福、圣泉、先鋒、白沙、西湖等20余個鎮(街道)建立積分銀行、積分超市。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全區在職黨員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參與率達到90%,人均服務時長達到20小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注冊志愿者134605名,發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活動5040個,建立志愿團隊306個,志愿服務總時長130萬余小時。(三)適應新時代要求,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打造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項目,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江津區“繪文明 向未來”青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少年”小蘿卜頭進校園活動、“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廉潔文化作品征集大賽、“傳承好家風 才藝揚美德 喜迎二十大”家庭才藝大賽等群眾性主題活動,引導廣大群眾通過繪畫、小品、川劇、征文、朗誦、才藝比賽等多種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江津未來的期待。我們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科學技術傳播、就業政策解答、移風易俗宣傳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3000余場次。(一)拓展活動載體,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質。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創建文明城區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江津區高度重視并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制定《江津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確定16個聯席成員單位,明確責任分工,扎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創建未成年人示范保護區工作,落實未成年人各項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等保護制度;區文明辦通過拓展活動載體,有效推進我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在重慶市2022年“新時代好少年、好老師、好家長”學習宣傳活動中,江津區8人獲評“新時代好少年、好老師、好校長、好家長”榮譽稱號;參加“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少年—重慶市深化‘小蘿卜頭’進校園”活動,上傳紅色劇目、童心向黨短視頻300余個,其中30余個個人(單位)獲獎;開展江津區“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推選出20名區級“新時代好少年”。(二)創建文明校園,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我們堅持把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按照文明校園創建標準,扎實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開展“聶帥精神進校園”“志愿服務進校園”“傳統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文明素養。開展“護苗·綠書簽行動”20場,受益師生17萬余人次。健全困境兒童“1+1+N”(1名社區兒童主任+1名心理咨詢師+N種心理服務)服務品牌,持續強化日常關愛和心理疏導。引導13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和3所鄉村復興少年宮常態化開展少兒茶藝、李市山歌、四面山門球、象棋、剪紙、舞蹈、腰鼓等特色項目活動,用優秀傳統文化浸潤青少年的成長之路。(三)整合公共資源,建好用好活動陣地。在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同時,江津區不斷加強政策研究、理論創新和加強政策宣傳,積極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創新工作。去年,江津區專門成立江津區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公益性、專業化、系統化的心理健康服務。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組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宣講團,采用搶課的形式深入鎮街、社區、學校等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團體心理輔導,全面提升集體輔導質量。截至目前,咨詢中心已開展心理健康知識集體講座、團體心理輔導、中高考減壓講座等86場次,累計3萬余名青少年及其家庭受益。全國文明城區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我們深知創建工作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貴在堅持,需要久久為功。接下來,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區委、區政府的的帶領下,始終保持文明創建新常態,推進文明創建長效化,努力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目標,用文明的力量為江津宜居城市建設賦能添彩。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關鍵之年,我們也呼吁全體江津人民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時時處處做文明的代言人。堅持全民共創、全民共享,形成全社會齊心協力抓創建的良好氛圍,共同努力把江津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宜居。

▲詹殷介紹相關情況
在全區創建文明城區工作中,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牽頭工作四項:一是機動車、非機動車、共享單車違章停放(道路停車管理);二是機動車非機動車逆行、機動車壓實線變道、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行人車輛混行、機動車人行橫道前不主動禮讓行人、非機動車駕駛員不戴頭盔等違法駕駛行為;三是電動車未上牌;四是非機動車斑馬線、二次過街區騎行。協同工作三項:一是處置人行道停車、車窗拋物;二是車輛堵塞消防通道;三是機動車、非機動車人行道、公共廣場、商業大街的步行區行駛(騎行)。▲干凈整潔的濱江路 通訊員 鄭云 攝
一是依法查處“促”文明。加大重點路段、重要路口的車輛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共查處車輛違停12.4萬起、無牌無證14575件。二是循循善誘“勸”文明。在各創文街道設置二、三輪摩托車整治點,聯合街道、城管開展聯合執法,利用抄寫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朋友圈轉發交通安全知識集贊等形式,對二、三輪摩托車的違法行為進行勸導、查處。今年以來,二輪車整治1.43萬件,三輪車整治7129件。三是交通宣教“養”文明。“江津交巡警”微信、微博、抖音號和交通安全LED宣傳車,堅持每日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曝光各類違章行為、展示創文整治成效,引導廣大駕駛員和行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城市道路寬闊 記者 蘇盛宇 攝
(一)加大交通違章處罰力度。特別是違章停車,二三輪電動車無牌、無證、不戴帽、超載等違法行為。(二)加大交通違法曝光強度。“江津交巡警”微信、微博、抖音號定期曝光逆行、壓實線變道、闖紅燈、人行橫道前不主動禮讓行人、摩托車不戴頭盔等違法駕駛行為。(三)加大二三輪電動車上牌進度。增加各鎮街電動車上牌點。車管所增加摩托車駕照考試場次、周末開展摩托車駕照考試。

▲劉榮剛介紹相關情況
一是突出城市更新,著力完善設施服務功能。我們持續開展道路平整專項行動,先后實施20余條主次干道車行道、人行道整治工作,整治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我們加強停車供給,新建小微停車場11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000余個;我們強化城市照明管理,整治背街小巷暗盲區300余處,路燈照明設施亮燈率保持98.5%;我們加強城市供水保障,新增日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累計改造老舊供水管網140余公里,城市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突出依山傍水,著力構建城市景觀環線。我們開展街頭綠地提質、老城區景觀節點微改造、坡坎崖綠化美化、老舊公園提質改造等工作,持續推進城市綠地建設,今年,已完成新改建城市綠地72.85萬平方米,其中新增城市綠地54.03萬平方米;我們強化園林綠地精細化管護,完成補植補栽各類喬木1216株、灌木灌木80萬苗1.6平方米、地被4.5萬平方米,修剪行道樹及喬木約4.5萬株,梳理林下空間約301.33萬平方米。
▲鼎山公園美如畫 通訊員 凌舸智 攝
三是突出清爽有序,著力提升城市環境面貌。我們深化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力量整治10所學校、32座農貿市場、78個老舊小區、190條背街小巷、53處城鄉結合部周邊環境,清理垃圾269.5噸;我們強化垃圾收運處置工作,今年以來累計收運處置生活垃圾36.2萬噸、餐廚垃圾6.1萬噸;我們開展水域清漂保潔“大掃除”行動,打撈長江及其支流漂浮垃圾5340余噸;我們常態化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建示垃圾分類范黨政機關12個、示范學校9個、市級示范村27個、區級示范村35個,全區城市建成區、建制鎮政府所在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四是突出服務于民,著力延伸管理服務范圍。我們積極構建智慧城管體系,智慧市政、環衛、園林、城市管理執法監管系統初步建成運行;我們全力推進“馬路辦公”,在一線發現并整改各類基層社會治理問題2.2萬余個;我們深入推進“城市管理服務進社區”工作,以西關社區、長風社區等4個社區作為“城市管理服務進社區”試點,建立完善“津管家”工作室,著力整治和解決社區居民反映的城市管理領域問題和關鍵小事;我們積極探索發動城市道路挖掘施工附近的居民或商戶成為社會監督員,整治“馬路拉鏈”問題。

▲稅國敏介紹相關情況
通泰門社區地處幾江“母城”腹地,東起北固門,西至麻紗市,南至大同路,北接長江邊,轄區面積0.6平方公里,社區內有4404戶,戶籍人口7542人,有常住人口9000余人,有濱江餐飲美食街、時代廣場商業步行街、通泰門便民農貿市場等特色街,是商貿發達的活力社區。自2021年我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至今,我社區在區文明辦及幾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上下齊心、凝心聚力,把創建工作作為社區中心工作,有效建立區域、網格、點位三級責任體系,熟記創建指標,清晰測評點位,重點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市民文明素質提升、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努力營造人人關心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經過近兩年的創建,社區的宜居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一是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我社區是典型的老舊樓院集聚區,有127棟樓,其中低收費物業樓院80棟,無物業樓院47棟,雖然經過前期創衛,轄區基礎設施基本改善,但仍然存在臟亂差現象,為切實提升居民宜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難點,近年來,我們同廣大志愿者及黨員群眾一起勠力同心、克服重重困難,不懼高溫酷暑、寒冬臘月,組織清運樓道及樓頂無主垃圾150噸,每月定期全面清掃樓道及抹洗附屬設施2次,更換及配齊消防設施3000余套,捆扎凌亂管線40000余米,修補破損路面及墻面1000余處,處理牛皮癬3000余處,清掏化糞池30余座,整治照明路燈10余處,規范不文明停車20余處,督促兩個便民農貿市場整改20余處等。如今,轄區干凈通暢、整潔有序。二是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兩年來,我社區著力培育市民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新風;要求市民遵守文明公約,遵守社會公德,關心關愛未成年人,踐行文明行為;組織廣大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率先垂范,學習踐行《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引領文明風尚;大力倡導夫妻和睦、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儉節約、鄰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風,傳承文明家風。近年來,我們積極行動,評選出十個最美家庭,張貼各類宣傳海報500余張,入戶宣傳9000余人次,文明勸導50余次,召開院壩會12場,讓文明深入人心。三是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按照標準化建設,并設公益廣告景觀小品1處,各類標識標牌齊全,實踐站每周向群眾開放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健身活動等文明實踐活動,實踐站還設有婦女兒童之家、青年之家、法務工作室、會議室、社區家長學校等相關功能室,兩年來,實踐站組織群眾開展理論宣講100余場,開展文體等活動100余場;志愿服務站點向群眾免費提供政策咨詢、急救、手機充電、飲水等志愿服務,成立了扶貧幫扶、愛心助老、環保衛生、就業創業、科普教育、交通勸導6個志愿者小分隊,注冊登記1400余名志愿者,累計積分達2萬余分,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文明實踐潤澤百姓心田。近兩年,我們在創建中雖然取得一點點成績,但離達標還有差距,離群眾的期盼還有距離,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主要圍繞停車秩序、管網堵塞、環境衛生等進一步優化整治,用各種形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組織志愿者開展各類志愿服務,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創建“紅利”,創文讓江津更宜居。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下载,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