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瑊南,男,34歲,白沙鎮社區巡邏隊班長、專職消防隊班長

甘當守護者 6年送60余名群眾回家
整理內務、檢查隨身配件、翻看值班記錄、簽字登記……這是每次交接班必不可少的環節。做完這些,劉瑊南便會和同事開始一天的巡邏工作。
巡邏通常都是靠步行,不僅大街小巷要走遍,超市、農貿市場、重點區域、老舊小區等都必須一一巡查到位。一次巡邏下來,最少也得20來公里。而作為班長,劉瑊南每天幾乎都要比其他隊員多走5公里,盡可能走遍城區每一個網格、檢查到每一條背街小巷,他才放心交接給下一班。

巡邏隊的工作并不只是走走看看。他們不僅要排查整治各種安全隱患,還要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送群眾回家。
迷路的老人、走失的孩子、喝醉酒的人……工作6年,劉瑊南送回家的群眾多達60多位,而印象最為深刻的則是一個11、2歲的男孩。由于先天智力障礙,小男孩經常從家里偷偷跑出來,在街上游蕩。從2018年到2019年,劉瑊南幾乎每次巡邏都會遇到他,由于知曉情況,劉瑊南都會停下來,和顏悅色地與他交談,然后想法設法把男孩引回家中,直到男孩一家搬走。
遇險不退縮 救人搶險是家常便飯
巡邏中,突發情況時有發生,而對于劉瑊南而言,參與救人搶險早已是家常便飯。
2017年11月,劉瑊南和同事像往常一樣開展巡邏工作。當巡邏至驢溪河畔時,忽然聽到群眾的呼救聲。原來,河邊一婦女正在洗衣服,由于蹲得太久,起身站立時一時頭暈,掉進了河里。
11月的白沙已經入冬,河水冰冷,落水的婦女眼見不行了。聽到呼救聲的劉瑊南和同事立馬沖到河邊,來不及脫下厚厚的冬裝,撲通一下就跳進河里,奮力地向落水婦女游去。憑借良好的水性,他順利地把婦女帶回了岸邊。由于冰冷的河水刺激,婦女早已暈厥過去,他又連忙進行人工呼吸,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最終婦女得救了,幾天后,還專程給消防隊送去了錦旗。
2020年,白沙鎮一廠房突發火災。當晚10點過,接到報警的劉瑊南立即和同事趕赴火場?,F場火勢很大,情況緊急,劉瑊南一面指揮滅火工作,一面了解現場情況。當得知火場中有三個液化氣罐時,劉瑊南頓時緊張起來,周圍都是工廠,周圍還有不少群眾,一旦液化氣罐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劉瑊南迅速組織疏散附近群眾,然后指揮隊友用高壓水槍降溫,開辟出一條通道,只身一人沖進火場,把液化氣罐安全地搬運了出來。險情排除后,他又迅速投入到滅火工作中。
沖鋒在一線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身為黨員的劉瑊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哪里需要他,他就沖向哪里。在他眼里,黨員身份就是一面旗幟,是標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劉瑊南主動放棄休假,組織號召巡邏隊隊員、專職消防隊隊員、村居志愿者等20余人投身戰疫一線。在沒有防護服、醫用口罩緊缺、疫情形勢不明確的情況下,他帶領隊員們“逆行”沖鋒,連續48天參與值守、走訪排查、測量體溫、消毒消殺、代購代送等抗疫工作,筑牢了“第一道防線”。
2020年8月,白沙鎮連續遭遇洪災。劉瑊南又帶領40余名志愿者,利用沖鋒舟和“鐵腳板”,不分晝夜參與責任網格群眾勸離疏散、物資搶運、城區秩序維持等工作。他背著60多歲的老人趟過齊膝深的積水,到達安全區域;身捆安全繩翻窗解救住在三樓的母女;耐心勸導百余位群眾安全轉移。洪水退去,他又放棄回家休息,參與到通宵值守任務中。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像劉瑊南這樣的基層干部還有千千萬萬個,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迎難而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