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風和日麗。記者踏著春光,走進先鋒鎮保坪村,只見筆直的馬路穿村而過,道路兩旁干凈整潔,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民房清爽敞亮,一面面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等內容的文化墻格外吸引眼球,一幅美麗鄉村的文明新畫卷徐徐展現在眼前。就在不久前,該村獲評“2019—2021年度重慶市文明村”。
保坪村坐落在鶴山坪上,面積10.55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5000人,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該村以“一棵樹 一個園”推進產業振興、“一理念 一政策”推進人才振興、“一傳承 一創新”推進文化振興、“一制度 一落實”推進生態振興、“一個家 一群人”推進組織振興,用“五個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市級全域旅游示范村”“重慶市美麗宜居示范村”等稱號。
2022年伊始,保坪村再添“重慶市文明村”殊榮。這得益于該村近年來以“五個振興”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把創建文明村鎮作為重要職責,全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明鄉風撲面而來。
在思想引領方面,保坪村黨委帶頭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建以老黨員、鎮村干部、鄉土宣講員、鄉賢能人、退休老干部為成員的鄉土宣講員隊伍,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會,充分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和平臺,開設“夢想課堂”“鶴嶺讀書薈”,開展分眾化、對象化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干部群眾的思想認同,讓人人知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精神風貌建設方面,保坪村依托西南大學“三下鄉”活動等載體,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利用傳統節日等契機,深化拓展群眾性主題教育;引進農業科技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多形式的培訓活動,積極培育新農民;組織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環境衛生先進家庭和“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建立“螢火蟲”夜間巡邏護衛隊、“潔衛士”環境治理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伍,多形式開展志愿服務;開展文藝匯演等形式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注重傳承發展耕讀文化、書院文化、長壽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建成農民休閑文化小廣場、羽毛球場、籃球場、廣播室等設施,組建腰鼓隊,開展羽毛球、拔河、廣場舞等農民體育比賽、文藝活動。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保坪村以“三清一改”“五清理一活動”為重點,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春夏秋冬戰役”,推廣了“四破四變”農村垃圾清運管理模式,推行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新模式,使用“垃圾分類兌換存折”,在人居環境全面整治提升中,注重傳承發展耕讀文化、書院文化、長壽文化等,形成了“九院九景”,保留了鄉土鄉愁,實現了環境凈化、公路硬化、通道綠化、小區亮化、村莊美化。
在基層治理方面,保坪村健全“四力提升”的鄉村治理體系,增強干部群眾“雙向獲得感”;建立并推行民主議事決策制度等多項制度,形成鄉村治理“大家想、大家辦、大家看”的自治氛圍;建立以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離退休老干部為主體的農村廉政監督員隊伍,監督工作落實情況;完善積分制、院長制、每月評比制等長效保潔機制;村民自發梳理村規民約、院規院訓,并在顯著位置展示,有效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黨員干部、鄉賢能人、志愿隊伍示范帶動,全體村民主動參與,主角作用充分發揮,鄉村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