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為人民。雖然我已經退伍44年,但戎裝褪去,不忘初心做軍人?!闭f這句話的老兵,就是2019年重慶市模范退役軍人、2021年7至8月“重慶好人”陳昌龍。
今年66歲的陳昌龍曾下鄉當過知青,18歲光榮參軍,執行過三年援老抗美作戰任務,在供銷社干過物資收購工作,也曾自籌資金“下?!迸d辦企業。無論身在軍營還是脫下軍裝,他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彰顯軍人本色,數十年如一日幫扶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并帶動殘疾人士和貧困群眾就業脫貧,展現了一名退役軍人對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
擁軍愛軍
勇于擔當顯本色
1977年退伍時,許多地方未通公路,陳昌龍每天四五點鐘就出門,一根扁擔挑著兩個籮兜,頭戴一頂草帽,腳穿一雙草鞋,走村串戶收購廢舊物資。這一干就是12年。
1990年,陳昌龍自籌資金,在德感工業園創辦重慶市江津區巨能再生金屬加工廠(后改名為重慶市江津區巨能再生金屬制造有限公司),成為一名“草鞋廠長”。他憑借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的軍人本色,帶領七八十個工友,創造出了幾千萬元的產值。
2006年,陳昌龍主動向區殘聯提出退出民政福利企業名錄的申請,不再享受國家的退稅政策?!捌髽I在國家政策及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下發展壯大了,就該回報社會了?!标惒執寡?,至今累計繳納各項稅收數千萬元。
每逢節假日,陳昌龍都會到駐津部隊開展慰問。在他的口袋里,有本特殊的“花名冊”。這本冊子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記下了家境貧寒的、生活坎坷的、年齡特別小的戰士……這些都是他特別關心的對象。
“企業員工需要學習國防知識,部隊官兵需要最新科技,大家互動,都來練兵?!标惒堁埥夥跑姽俦o企業職工傳授軍事知識,并讓企業中的電腦高手、技術專家給戰士們講解有關知識。同時,他還讓企業員工與部隊官兵一起參加軍事訓練,并幫助部隊建起了一個圖書室和閱覽室。多年來,巨能公司為支持軍民共建、軍事訓練等投入資金10余萬元。
助殘扶殘
致富不忘桑梓情
陳昌龍作為江津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家,創業之初就秉持著“積善成德”的理念,始終把扶弱助殘放在重要位置。
“辦廠起初,廠里聘請的員工80%都是殘疾人,因為我想幫助這批人就業,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受人尊敬,和我們正常人一樣生活和交往?!痹陉惒埧磥?,讓殘疾人過好生活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有活干,有錢賺。
數十年來,他以誠信為本,與企業員工同甘共苦。從企業創建至今,他直接資助貧困殘疾人10余名,改變了貧困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和生活質量;先后安置200余名貧困殘疾人到企業就業,同時提供就業技能培訓,拓寬了殘疾人就業渠道;先后參與了20余次助殘公益活動,惠及1000余名殘疾人士,為安置殘疾人、減輕社會負擔作出了貢獻。
為推動江津殘疾人公益事業更好發展,陳昌龍多次向區殘聯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共捐贈20余萬元助殘基金?!拔液芨吲d能為家鄉的助殘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标惒垊忧榈卣f道。
大愛無聲,善行無疆。陳昌龍無怨無悔的付出和兢兢業業的精神,獲得了殘疾人士的一致好評,2013年還獲得了重慶市殘聯授予的“助殘愛心大使”稱號。他的善舉影響和帶動了更多的企業和愛心人士加入到關愛殘疾人士的行列中來,譜寫了關愛特殊群體、熱心為殘疾人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樂章。
熱心公益
反哺社會獻愛心
致富思源,反哺歸真。陳昌龍走過創業之初的艱辛,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成功,但他深知,自己的職責絕不僅在于引領企業增添收益,而更多的是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
2009年,他回賈嗣鎮玉皇村探望當知青時的鄉親,路過新勝小學時,看見兩位老人正吃力地鏟石子維修公路。年邁老人隨口說出:“不讓孩子們上學時摔跤”的一席話,令他深受感動。他當即為新勝小學捐資4.5萬元,修建長約800米的公路。村民們把這條路命名為“昌龍支路”,并立碑以記。
2012年,一個叫袁貞臻的聾啞女孩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考上河南中州大學和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成為我區首位聾啞殘疾女大學生。然而,她的父親被查出患上了腎衰竭,讓一貧如洗、債務纏身的家庭不堪承受。陳昌龍無意間聽到袁貞臻的事后,當即拿出7000元現金,幫助袁貞臻圓大學夢,并資助她到大學畢業。
像袁貞臻一樣,陳昌龍先后資助20余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時間在不斷推移,可陳昌龍的愛心卻未消減半分。2012年7月,我區長江沿線遭遇特大洪水襲擊,他第一時間捐贈抗洪救災款2萬元;2013年5月,在我區第22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現場捐贈10萬元助殘金;連續三年為幾江街道大西門社區舉辦的關愛老人活動捐贈6萬元;先后向賈嗣鎮龍山村捐贈11萬元扶貧基金……
“我是一名老戰士,雖然我現在脫離了貧窮,但我心里永遠都忘不了生我養我的家鄉父老?!?0多年來,陳昌龍用于慈善事業的資金200余萬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1000余人次。陳昌龍表示,善舉義行還將繼續進行下去,只要有一分熱就應該發一分光。
見習記者 楊安迪 實習記者 張雅婷